法治的假设前提
摘自《西窗法雨》
作者:刘星
大凡读过《圣经》的人都知道,那里面讲了一个有关人类第一父亲和第一母亲的故事。故事说,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男人叫亚当,由于亚当觉得太寂寞了,总想让人陪伴,上帝便在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女人,取名夏娃。亚当和夏娃没什么事可做,上帝便派他们去看管伊甸园,再三叮嘱他们千万不得偷吃善恶树上的“禁果”。
也许是“尝试”心切,夏娃还是将上帝的命令弃置一旁,偷吃了“禁果”。岂料后果十分严重:夏娃抵挡不住蛇的诱惑,性觉醒了,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去诱惑亚当,致使两人终于结合在一起,从此,人类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般不断繁衍,一代传一代。上帝知道之后颇为震怒,将夏娃逐出了伊甸园。上帝还告诉后来的人类,第一父亲和第一母亲的行为是一种罪恶,人类是由于这种罪恶而出现,所以人类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有罪的。
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故事,西方人相信了人性恶。
老一辈的中国人都读过《三字经》,那里面的头一句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尽管历史上曾有几个“法家”分子竭力“诋毁”人性,但是,大多数中国人都追随孔孟之类的说法,喜欢把人讲得善一点。于是,欲从孩提时代教育人的《三字经》开篇就有了人性善的字眼。
纠正人的犯罪的手段只有两个:心灵的教训和肉体的制裁。前者是道德,后者是法律。道德的方式是一种劝说,法律的方式则是一种“恐吓”。显然,对人性善恶的理解会影响纠正手段的选择。洋人以为人性恶,所以觉得教育的力量是软弱的,教育无法抑制人的犯罪倾向,因此特别喜欢用法律。中国人以为人性善,所以确信教化的无边效力,教化肯定可以使人改邪归正,于是以为法律实在是对付低下动物的低下手段。这样,具有强制性质的“法治”在西方日益发达,而在中国则到晚近时期才有了慢慢的起步。
西方人是不是真的像相信人有食欲性欲一样相信人是性本恶的?可能不是。他们通常都知道,“人性恶”和“上帝的存在”一样,是个信仰问题,完全不是个真理的问题,如果你要探讨人性善或人性恶,就如同探讨“鸡先蛋先”的问题一样,很可能没有结果。除了《圣经》的影响之外,一般来说,他们还觉得选择一项事物不一定要有个真实的前提,只要是有用假设一个前提就可以选择了。历史表明他们的想法的确有用。
法治是一个很好的治理社会的手段,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人时常认为,法律是一种“恐吓”刺激,对付死不改悔“没有人性”的人自然不在话下;但同时也都相信大多数人是善的,法律对他们似乎是多余的。另一方面,我们总相信天之外的事情都可以认识,何况人自己的“本质”?于是,总要为人性善性恶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似乎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考虑其他的问题。所以法治在我们国家里要么不完善,要么“人治”的影子残存不去。其实,既然我们喜欢上了法治,假设一下人性的不完善或许就是必要的。
我们不必想个“夏娃”出来,只需要想想我们相信过的他人和自己做了哪些不守信用、害人害已之类的事便足够了。
更新:2014/2/3 13:55:08 转摘:www.lawceo.com
主题:法治的假设前提
分享
|
转载必看:本站允许非商业目的转载,但必须注明作者、文章出处、并做好本站主页或原文链接。复制本站网页内容和盗用本站图片用于商业用途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半法治”和“全法治”
下一篇:这世间,总要有人出来讲理
法律小茶馆
最新更新
个人文集